一、朱元璋篇
朱元璋(13281398年),明朝开国皇帝,称明太祖。幼名重八,又名兴宗,后改名元璋,字国瑞,濠州钟离(今安徽凤阳)人。
少时在皇觉寺为僧。元至正十二年(1352年)参加郭子兴部红巾军,后自立为一军。1368年称帝,国号明,年号洪武,庙号太祖,以应天(今南京)为都,后迁都北京。
朱元璋是一个平民皇帝,要过饭。因此,取得政权后,重视农业,普查户口,丈量土地,奖励农桑,大力发展茶叶。
洪武二十四年(1391年)三月,“诏天下贡茶,俱以茶户采芽进”。废除团茶为散茶,这是我国茶史上的重大改革,促进了各种名茶的发展。
朱元璋严令茶法,打击走私,洪武三十年(1397年),驸马都尉欧阳伦因贩私茶被赐死。
朱元璋对繁荣茶文化也作出过贡献,他鼓励人写茶书,因此在明代出版各种茶书共68种,是历代之最。所以明代成为我国茶叶“创新采制”、成“千古饮茶之宗”的改革发展时期。
二、张源篇
张源(生卒年不详),明代学者。字伯渊,又名樵海山人,江苏吴县人,长期隐居山间,汲水煮茗,博览群书,自娱自乐,对茶叶研究历时30年。
约在1595年著茶书《茶录》一卷,分采荼、造茶、辨茶、藏茶、火候、泡茶、投茶、饮茶、香、色、味、点染失真、茶变不可用泉、井水不宜茶、贮水、茶具、茶盏、拭盏布、分茶盒、茶道等21则。
此书是作者的实践总结,简明扼要,对今天仍有指导意义。
张源在他的《茶录》中提出“投茶有序,毋失其宜。先茶后汤曰下投;汤半下茶,复以汤满,曰中投;先汤后茶曰上投。春、秋中投,夏上投,冬下投。”对今天的泡茶仍有指导意义。
在《茶录》最后的《茶道》一则中提出:“造时精,藏时燥,泡时洁。精、燥、洁,茶道尽矣。”这是对我国明代茶叶发展的高度总结。
(文章取材于 于观亭 先生所著《观亭茶道》)
-未完待续-
[免责声明] “茶馆网”对原创、转载、分享的内容、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公众号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保证,发布内容仅供读者参考。
[版权声明]本图文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异议,请联系删除。